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推动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基础医学部于2月21日上午在部会议室组织召开202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基础医学部主任汪洋、副主任徐文参加会议,部教学督导朱娟霞、郑慧媛、闫爱丽、成凡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沙保勇、陈鹏作为项目评审出席会议。会议由基础医学部教学科科长程江红主持。

会议伊始,汪洋作开场致辞。他强调,教育教学改革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驱动力,要立足“新医科”建设背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厚植医学生家国情怀;二是探索拓宽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基础医学教育的应用场景,助力医学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以研促教、科教融汇的力度,夯实教学改革根基。应当以教改项目的研究为契机,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跨阶段的整合式课程体系,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注入新动能。
共有18位教师围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开题汇报,内容涵盖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四大板块,彰显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活力。
课程建设类项目中,《国际视域下一核双翼四阶多维基础生命课程数智整合及实践》《数字转型背景下基于知识图谱的病理学教学资源建设》等课题立足学科特色,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教学模式类项目中,《ICC项目组织学与胚胎学EMI标准双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虚拟仿真系统联合小程序在〈断层解剖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等项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类项目《智慧信息化构建下的项目导向学习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TDTM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旨在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课程思政类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深度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赛教学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打造人体寄生虫学一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重在课程思政和医学课程的融合。汇报教师结合学情调研与改革目标,系统阐述项目实施方案及预期成果,充分展现了基础医学教师队伍深耕教学、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在评审环节,由专家评委组逐一点评,充分肯定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实践价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沙保勇教授认为,汇报教师在报告中详细指出了研究方法,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如何落地,研究结果如何评价;陈鹏教授指出,在实施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操性;朱娟霞教授认为,教改项目的结果需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展现出必须的研究成果;郑慧媛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需要注意保证教育公平性。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评委意见为项目后续推进厘清了思路,将以此次开题为契机,优化方案设计,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本次开题报告会会风严谨,成效显著,是抓落实、转作风、重细节的良好体现。通过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为构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基础医学部202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按下“启动键”。未来,基础医学部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以“敢闯敢试”的魄力与“精益求精”的匠心,助力学校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基础医学部 文/图 张景惠 审核/ 汪洋)